怎樣證明力傳感器已經裝緊?
由于力傳感器比較昂貴,又易損壞,很多單位在現場測樁時往往不敢用力擰緊,在柴油錘打樁測試過程中,一錘下來,傳感器便松開,無法繼續測試。灌注樁測試中往往表現為振蕩形態大量存在。實際上力傳感器應盡量擰緊,那么怎樣判斷力傳感器的安裝已經符合要求呢? RS-1616J和RS-1616K都具有監視力傳感器安裝緊湊程度的功能。
傳感器安裝完畢,按“l”進入監視與平衡狀態,不要急于平衡,觀察三、四道的光標或數值在一固定值附近的抖動,用扳手稍稍用力自上而下敲擊固定應力環的某一膨脹螺栓,屏幕上相應通道的光標或數值一般會偏離,如果此偏離值不能消失使光標或數值恢復原始狀態則說明力傳感器未擰緊,輕敲一下便有“殘余變形”產生,反之則說明已固定可以滿足測試需要了。
力傳感器安裝是整個高應變試驗中的關鍵問題之一,很多人不能在本樁上很好地安裝力傳感器,覺得難度太大,但是也有人卻能刷刷幾下將力傳感器裝好。那么這些人是怎樣裝好傳感器的呢?他們一般很少象大家想象的那樣使用打磨機,打磨機可以保證局部的光滑與平整,在使用應變片時非用不可,但應力環安裝卻要求較大距離內的四點位于同一平面,而打磨機大范圍內的平整是難以把握的;遭遇骨料時,普通打磨機還很難發揮作用,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將其磨平。打磨機卷起的塵埃也常常使工作人員難以忍受。平口鑿子或地質錘是他們常用的工具,利用它們尋找到平整的安裝面后,人們常用這些工具對面內的突出部位進行修理。如用地質錘的尖端垂直于樁面直接輕輕敲打突出物,突出部分將變成顆?;蚍奂鉅盥湎?。在安裝好膨脹螺栓后,比劃廢棄的力傳感器或力傳感器外套,仍用這些工具在小范圍內修理安裝面,直至它們的四腳緊貼安裝面不能被晃動時為止。
如果有些地方實在無法平整,適當在縣空的一腳墊些東西也是允許的。被墊的薄片可以是紙板,也可以是金屬墊片,安裝力傳感器時,首先應滿握力傳感器(手指靠近各安裝點不可接近敏感柵)上下左右小范圍移動,待其四腳全部穩妥不晃動后,按住傳感器,用另一只手安裝金屬墊片和螺母(不要用彈簧墊片),壓住后,再開始擰緊螺母,邊擰邊監視(肉眼觀察敏感柵,不能有變形,儀器進入監控狀態不可超出800mV),兩螺母應交叉擰緊,加速度計和力傳感器聯線一般宜于朝下,擰緊一邊后再擰另一邊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