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電阻檢查及干擾源的查找與排除
用萬用電表測量信號線的聯通情況和相互間的絕緣情況以及屏蔽網與長線所在地面間的絕緣情況(如用兆歐表更好),如果測試表明它們之間的狀態良好,而與一臺工作狀態良好的主機聯機測試,其隨機干擾依然很大,說明信號線的絕緣電阻不夠,此時如果讓長線離開潮濕的環境,包括潮濕的地面和潮濕的空氣(海邊),其絕緣電阻將大為提高,從而明顯改善隨機干擾。高應變測量時,在低門檻值狀態下,用手觸摸工具式應變計外殼即出現觸發現象,而放在絕緣性能良好的工作臺上時又不觸發,調高觸發門檻手摸也不觸發,這種現象說明該傳感器的絕緣性能較差,絕緣電阻不夠。測試系統中存在干擾的明顯特征是不斷的自觸發。而將自觸發采集的信號進行譜分析,主要成分是50Hz干擾。產生干擾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以下幾個環節:
1. 主機電源輸入端串入干擾;
2. 主機屏蔽效果較差;
3. 整機接地未處理好,形成多點接地或接地點與大地未有效相通;
4. 接插環節接觸不良,潮濕或絕緣電阻不夠;
5. 信號線本身接觸不良或絕緣電阻不夠,同時緊靠潮濕的大地;
6. 傳感器信號地與大地相通或絕緣電阻不夠;
干擾源的查找與處理辦法應逐一進行:
首先將儀器輸入端短路檢查儀器自身的隨機干擾情況和工作狀態( 見上幾條的相應測試方案),消除儀器自身干擾的辦法有下列幾種:
1. 改用直流電,包括采集主機和計算機;
2. 將交流電源盒與220V的接頭反向插入;
3. 變換屏蔽開關的工作狀態;
4. 主機接地,接地線必須導電性能良好,無接觸電阻出現,接地點應在水中或潮濕的地面,也可在與大地深部密切相聯的導電體上。
其次檢查傳感器的工作狀態與絕緣性能,讓其直接與主機相聯后測試其整體隨機干擾,如干擾較大應更換傳感器,有些傳感器(如電荷輸出型加速度計)的外殼就是信號地線,使用時應嚴格使之與外界絕緣。
最后便是依十六的方法檢查聯線的絕緣狀態和聯通情況。絕大部分情況下干擾源來自于較長的信號線,或它們的聯接部位。檢查并確定主機和傳感器的狀態良好后,如聯線測試仍有自觸發和隨機干擾存在應依下列步驟處理與測試:
1. 將信號線芯線與地線在儀器的輸入端換接,很可能信號線的屏蔽網(地線) 被錯接在儀器的信號“+”上了。
2. 將長線電纜與潮濕的地面隔離(如在底下墊物或全部懸空),或避開有水的場地,也可卷回置于干燥絕緣的工作臺上。
3. 重新處理各個信號接頭,有些接插部位被隨意處置,極可能絕緣性能較差或接觸不良,在海邊或天氣潮濕時,它們都是藏垢納污的地方。
4. 將信號線剪斷一半分別測試,選用沒有干擾的,另一半待涼干后再行試用。
5. 換用新的信號線。
必須注意,任何時候儀器只能單點接地,否則在潮濕地區,如多雨水的南方和海邊或深基坑中測試將極易導致干擾出現。依上述方案逐一處理,先易后難,應當能夠查出并排除干擾源,確保正常測試。